台灣的氣象觀測歷史,其實從西元1885年就開始散布在全台各地的氣象觀測站,許多都是歷史悠久,而台灣最高的建物,玉山觀測站,甚至很難想像工作人員每次交替輪班時,都必須駝著十幾公斤,走10多個小時陡峭險峻的山路,才能抵達觀測站,把關天候變化。

 

清晨七點,台北氣象站的觀測就從氣球開始,主角是探空儀每分鐘三百公尺的升空速度,沒多久小小的圓點消失在所見範圍內,台北氣象站主任 游志淇:「可以上升到大概距離地表31、32公里左右的高度,那當然到這個高度左右它就會破裂掉,過程中我們可以接受到每個不同高度的溫度、風向、風速甚至溼度的變化。」無線電傳回每個高度的天氣數據,一天兩次,一次花費一萬,更別提每半個月的臭氧觀測等於把七萬塊放向天空。

 

不過除了專屬任務,地面觀測也得確實記錄,從高山到離島,從城市到偏遠鄉鎮,全台28個氣象站,400多個觀測點,但可能不知當中有個地方路途竟如此遙遠,玉山北峰一號是台灣最高的門牌,海拔3858公尺,人員每更替一回就等於極致的體力考驗,因為從塔塔加登山口得徒步到氣象站,順著陵線全長13公里爬升1450公尺,身上駝著重物至少要走十小時,尤其雪地路滑,稍不留神就可能直接墜落山谷,2005年曾經因為大雪冰封玉山氣象站,雪白一片,室內沒有暖氣,只能燒木炭取暖,室外觀測儀器不是被雪覆沒就是結冰,得用熱水融化。

 

六十年來,玉山觀測站就這麼一日日的把所有氣象資訊傳遞回來,因為這裡正等著收集資料,價值將近五億的超級電腦,彙整所有氣象站觀測,以及全世界資訊,24小時高速運算出數值,許多人靠天吃飯,但要知道老天心情好不好,土法煉鋼的觀測,專業人員的辛勞,才能補科技之不足,把天空伯的臉色摸個透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yalt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