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厄爾尼諾現象不只令香港少打風,更製造破紀錄數量的超強颱風!厄爾尼諾現象一改颱風正常形成位置和走向,本港今年至今僅打過3次風,但不代表風暴「弱雞」;《蘋果》向天文台查詢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的超強颱風數目,發現多達13個,多於正常1.5倍,是自1961年有完整紀錄以來最多。有研究指,全球變暖會加劇厄爾尼諾此自然現象;不少電腦預報亦指,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本世紀將有更多超強颱風。

天文台科學主任蔡振榮回覆《蘋果》查詢時,指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至少達颱風級數的熱帶氣旋有19個,以1961至2010年長期年平均值有15個計算,數目已多於正常20%,是自2005年以來最多,但仍未多於1964及1971年最高紀錄的22個。

不過,若以計算威力更強的強颱風和超強颱風數目,今年則刷新紀錄。蔡振榮指,今年至少達強颱風級數的熱帶氣旋有16個,多於正常67%,長年平均只是9個;單計威力最大的超強颱風數目多達13個,多於正常1.5倍,長年平均只是5.3個,兩者均是自1961年有完整紀錄以來最多。

蔡振榮解釋,今年超強颱風數目偏多,主要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赤道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海面溫度較正常高,令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異常,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形成位置較正常偏東,更多時間逗留海上,加上海面溫度適合和大氣條件配合,更有機會發展為超強颱風,數目則偏多。

《蘋果》翻查天文台資料,發現平均每隔數年至約十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的超強颱風會特別多,而且持續數年,蔡振榮亦承認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活動「有著顯著的年際和數十年際變化」,研究指可能受厄爾尼諾及「太平洋十年間濤動」(PDO)影響。

但資料亦顯示,即使超強颱風每隔數年特別多,過往每年最多也只是8至10個,但今年則破紀錄最多,高達13個,與今年全球破紀錄的海洋高溫是否有關?蔡振榮說,今年高溫海域主要集中在赤道太平洋中部及東部及其他海域;而在厄爾尼諾年,西北太平洋的海溫亦非特別高。

那麼又會否與氣候變化有關?蔡振榮認為氣候變化是較長期(數十年至百年)的趨勢,故不宜將個別極端天氣事件(如今年破記錄的超強颱風數目)單單歸因於氣候變化。他又引述世界氣象組織專家小組2010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指風暴出現頻率和強度有很大差異,加上過往記錄不夠完整及質素有限,即使有上百年記錄,仍未能確定風暴活動的變化趨勢幅度,是否已超越自然變化波幅,故分析非常困難。

惟蔡補充,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較多氣候模擬結果顯示本世紀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出現頻率有可能減少,但熱帶氣旋強度及相關的降雨則有可能會增加。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亦向《蘋果》指出,單是厄爾尼諾現象,不足以解釋今年區內有破紀錄多的超強颱風,認為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亦助長颱風變得更強。2013年,澳洲氣象局的專家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的研究已指出,全球變暖能干擾厄爾尼諾此自然現象,加劇各地的乾旱及水災,乾濕異常會更劇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yalt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