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氣象專家轉換跑道,投入民間氣象單位,其實就是因為營業額很亮眼,根據了解,民間氣象公司成立初期,年營業額不到百萬,8年時間卻達到5千萬,足足翻了50倍,探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蒐集氣象局資料後,能有更充裕的時間,針對客戶需求客製化天氣資料,包含公路總局、廣告製作公司、戶外婚宴、公關公司都是他們客戶,其中公路總局就因為參考了數據,因此去年創下蘇花公路0死亡紀錄。

 

2010年梅姬颱風慘痛災情,強烈打擊公路總局,決定跟民間氣象公司合作。民間氣象公司駐點人員:「COLOR BAR看的是降雨的累積。」

 

民間氣象公司全天24小時派員駐點守候,每個小時最新資訊提供,公路總局過去封路防災精準率不到10%,與民間氣象公司合作後,去年精準率達35%,還創下零死亡紀錄,今年更提高到65%,像是今年5月12日鋒面帶來的強降雨或是蘇拉颱風,公路總局封路減少更多傷亡。

 

公路總局副執秘顏召宜:「中央氣象局它本身是個官方單位,發布的氣象資訊比較廣泛性,比較普遍性,也不能太聳動(所以難做防災)。」

 

廣告口白:「在這裡,有最燦爛的笑容。」

 

民間氣象公司應用,拍片也得靠它們,在遊樂園裡從白天拍到晚上,原本打算出機拍攝,參考了氣象公司評估,3次打消出機念頭。廣告口白:「謝謝你。」

 

房仲業者這支廣告,光是戶外場景就超過4、5個,一整天都得好天氣,也曾取消3次出機,對廣告製作公司來說,可省了不少錢,因為民間氣象公司提供一次服務,收費大約2500上下,相較於廣告製作公司一次出機,包含演員機器設備,少說就要40到50萬。

 

廣告製片劉世豪:「(氣象局)他們給的範圍都太大,譬如說降雨機率10%到40%,這中間還有30%的落差。」

 

外景、派對、進口商進貨量預估,各式生意不斷上門,根據統計,民間氣象公司成立初期,年營業額不到百萬,今年卻可能飆上5千萬,翻漲50倍,但明明國內就有氣象局。

 

氣象局回應,成立目的在於提供大範圍原始資料,才能讓民間氣象單位有所依歸,藉此開放培養人才,民間能做的,政府就不會搶飯碗,似乎也造就了市場上的氣象商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yalty tsai 的頭像
    loyalty tsai

    颱風觀測資訊服務網(Typhoon Observation Service,TOS)

    loyalt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